【药品名称】
通用名称:注射用头孢呋辛钠
英文名称:Cefuroxime Sodium for Injection
【成份】 本品活性成份为头孢呋辛钠。
【性状】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或结晶性粉末。
【规格】 0.75g 1.5g
【适应症】 本品适用于治疗以下疾病中特定微生物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:
1.呼吸道感染:由肺炎链球菌、流感嗜血杆菌(包括氨苄西林耐药菌株)、克雷伯菌属、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(产青霉素酶和非产青霉素酶菌株)、化脓性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引起。例如:急性和慢性支气管炎、感染性支气管扩张、细菌性肺炎、肺囊肿和手术后的胸部感染等。
2.耳鼻喉感染:由肺炎链球菌、流感嗜血杆菌(包括产β-内酰胺酶菌株)、卡他莫拉菌(包括产β-内酰胺酶菌株)和化脓性链球菌敏感菌株引起。例如:鼻窦炎、扁桃体炎、炎和中耳炎等。
3.泌尿系感染:由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细菌引起。例如:急性和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和无症状的菌尿等。
4.皮肤和软组织感染:由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(产青霉素酶和非产青霉素酶菌株)、化脓性链球菌、大肠埃希菌、克雷伯菌属和肠道杆菌属细菌引起。例如:蜂窝组织炎、丹毒、腹膜炎和伤口感染等。
5.败血症:由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(产青霉素酶和非产青霉素酶菌株)、肺炎链球菌、大肠埃希菌、流感嗜血杆菌(含氨苄西林耐药菌株)和克雷伯菌属细菌引起
6.脑膜炎:由肺炎链球菌、流感嗜血杆菌(含氨苄西林耐药菌株)、脑膜炎奈瑟菌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(产青霉素酶和非产青霉素酶菌株)引起。
7.淋病:由淋病奈瑟菌(产青霉素酶和非产青霉素酶菌株)引起的男性和女性中的无合并症和播散性淋球菌感染,特别是不适宜使用青霉素治疗者。
8.骨和关节感染:由金黄色葡萄球菌(产青素酶和非产青霉素酶菌株)引起。例如:骨髓炎和脓毒性关节炎等。
9.产褥期和妇科感染:由淋病奈瑟菌(产青霉素酶和非产青霉素酶菌株)、金黄色葡萄球菌(产青霉素酶和非产青霉素酶菌株)、拟杆菌属(不包括脆弱拟杆菌)、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引起。例如:盆腔炎等。
预防感染
在术前预防性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可防止敏感致病细菌生长,从而可降低患者在接受清洁污染或潜在污染手术治疗(如阴道子宫切除术)后某些术后感染的发生率。术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有效性取决于给药时间。本品一般应在术前0.5-1小时给药,以便手术期间创伤组织中能够达到有效的抗生素浓度。如果手术时间较长,应在术中重复给药。
手术结束后一般不需要预防性用药,且应在 24 小时内停药。在多数手术中,持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并未降低后续感染的发生率,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和细菌耐药性的发生。
对于进行开胸心脏手术的患者,手术部位的感染将会是一个严重风险,围手术期使用本品也是有效的。建议此类患者在手术结束后继续使用本品治疗至少48小时。如果存在感染,应采集样本进行培养,以鉴别致病微生物并给予适当的抗菌治疗。
【用法用量】可深部肌内注射、也可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。肌内注射前,必须回抽无血才可注射。肌内注射:给药时,每0.25g用1.0ml灭菌注射用水溶解,缓慢摇匀得混悬液后,方可深部肌内注射。
静脉注射:每 0.25g至少用 2.0ml灭菌注射用水溶解,摇后再缓慢静脉注射,也可加入静脉输注管内滴注。
一般推荐剂量
成人:大多数感染可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本品治疗,每次750mg,每日3次;对于较严重的感染,剂量应增至每次15g,每日3次,静脉注射给药;如果需要,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的间隔时间可增至每6小时一次,每日总剂量为3g至6g。
婴儿与儿童:每日剂量为按体重30~100mg/kg,分3次或4次给药。对于大多数感染,每日剂量按体重 60mg/kg 较为合适。
新生儿:剂量为 30至100mg/kg 体重/日,分二次或三次给药。出生数周的新生儿,其血清中头孢呋辛的半衰期可以是成人的三倍至五倍。
老年人:参见成年人的剂量。
对于淋病、脑膜炎、预防治疗、肾功能损害时的剂量,以及配伍禁忌详见药品说明书。